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158【冯庸大学】

  ,民国之文豪崛起

  “招工啦,矿山招工。只要青壮劳力,月薪1块,包吃包住!”

  “工厂招女工,听好了,只要女工,18岁以下,姿色出众者优先聘用。”

  “……”

  周赫煊一踏出车站,便看到整排整排的招工摊位。从山东涌来的灾民,在东北的商人老板眼中,就是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

  就拿矿山来说,在当地招旷工薪水较高,而且出事故还要给抚恤银子。灾民则不同,本来1块的月薪连女佣都不好招,但现在却可以随意挑选青壮,就算矿难死了也无所谓。

  更有甚者,打着招女工的幌子做人口买卖和皮肉生意,完全就是在趁火打劫。

  但灾民们却没有选择,能够活命已经极为难得了,哪里还顾得上以后?他们在招工摊位前,排着长队缓缓前进,就好像一只只待宰的猪羊。

  周赫煊不忍卒睹,去车行叫了一辆马车,便往郊外的汪家河子村而去。

  车把式很健谈,一边甩着鞭子,一边说话道:“几位是新来的老师吧?”

  周赫煊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是老师?”

  车把式说:“先生、小姐一看就是读书人,现在又去往汪家河子,当然是要到冯庸大学做老师。”

  “连你都知道冯庸大学?”周赫煊惊讶道。

  车把式笑道:“全奉天谁不知道?冯五爷仁义啊,把家产全都捐出来办大学,而且还不收学费,前阵子城里贴满了招生告示。我一个亲戚家的娃,就通过了学校的录取,报的还是啥机械专业。”

  “学机械好,中国就缺工科人才。等毕业以后,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好工作。”周赫煊说。

  “那可不,”车把式健谈地说,“我那亲戚也不是啥富裕人家,供孩子读中学已经费尽力气。他本来是想去读师范大学的,师范免费嘛。结果一听说冯庸大学读工科也免费,马上就去报名了。那孩子聪明啊,脑瓜子好事,从小就有出息……”

  车把式滔滔不绝,说起来没完没了,一直抵达了目的地才终于闭嘴。

  出现在周赫煊眼前的,是大片新式建筑。红砖黑瓦、玻璃门窗、中西合璧,而且占地面积极大,把周赫煊的家底儿掏空了,也不够兴修这么多房屋。

  冯庸正站在学校大门口,指挥着十几个挑工安放石狮子:“左左左,再左边一点,往前挪……诶,好嘞!”

  周赫煊走过去笑道:“冯校长,别来无恙啊。”

  冯庸见到周赫煊颇为高兴,他哈哈笑道:“我喜欢这个称呼,再叫两声来听听。”

  “冯校长好!”张乐怡凑趣的也喊了一声。

  “哈哈哈,以后别喊五哥了,就喊冯校长。”冯庸笑得满脸开花。

  周赫煊递过一支香烟,问道:“学校的教员够用吗?”

  “够,都是我高薪聘请的,”冯庸没有接烟,他说,“烟酒我都戒了,咱身位校长,应该以身作则,摒除以往恶习。”

  周赫煊由衷赞道:“冯校长有魄力。”

  冯庸拍着两尊石狮子说:“威风吧?六子送的。”

  张学良送给冯庸大学的石狮子,一直流传到后世,就是沈阳和平区新华路燃气集团公司门口那对,当地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

  聊了几句,冯庸对周赫煊、张乐怡说:“走,我带你们去参观学校。”

  几人从校门进入,里面别有洞天,楼房林立,操场、球场、运动场设施齐备。

  周赫煊吃惊道:“这么多建筑,你半年就建好了?”

  “不到半年,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冯庸得意道,“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宿舍,加起来有200多间。”

  张乐怡问:“耗资不菲吧?”

  冯庸笑着说:“我把家里的现款全拿出来了,还卖了两家工厂、几处宅院,总共捐给学校310万元。”

  疯子!

  破家办学,只有疯子才做得出来。

  周赫煊说:“就算办大学,也用不到300多万啊。”

  冯庸大笑:“哈哈,我带你们看样东西,看了你们就知道。”

  周赫煊不解其意,满肚子疑惑跟在他身后。

  众人通过操场,来到一排仓库前。仓库竟有便衣士兵把守,看那荷枪实弹的样子,里面显然藏着好东西。

  周赫煊的注意力,却放在仓库前的狭长空地上。他仔细查看地面的白色标线,不敢确定地问:“这是飞机跑道?”

  “哈哈,”冯庸没有回答,而是大笑着说,“把仓库打开!”

  立即有随从掏出钥匙,跑去打开仓库大门,里面赫然停放着三架飞机。

  冯庸指着飞机,用炫耀的语气说:“PW—9,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双翼战斗机,前年10月份才开始在美国空军服役。我为了搞到它们,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我的计划是,在未来十年之内,再陆续购买20架战斗机,凑齐一整个战斗飞行中队。”

  周赫煊狂汗:“你这哪是办大学?你想把东北空军司令部搬来学校啊。”

  冯庸表情凝重道:“日本人时刻窥伺东北,我不得不防。在我的学校里,不仅有飞机,还有枪炮。所有学生,不论男女,每天必须进行军事训练。一旦日本人敢侵略东北,我这里就全校皆兵,而且是最优秀的学生兵。别看我这里人少,学校开设的全是理工科,学生们不仅要会开飞机、开大炮,还要学会修飞机、修大炮。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要让他们一个个都会造飞机、造大炮!”

  “五哥,”周赫煊慨然道,“如果日本人真打过来,你还是带着这些学生撤往关内吧。他们都是最珍贵的理工人才,是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种子,不能浪费在战场上。”

  历史上,冯庸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无数优秀理工人才,白白丧生在侵略者的子弹下。

  冯庸咬牙切齿道:“撤往关内?那是逃跑!大好男儿当思报国,我冯庸大学的学生,绝对不能当逃兵!日本人要是来了,老子第一个顶上去!”

  周赫煊默然,不好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