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杠精 > 第399章 暮日秋火惊外使之心

  漫言红袖啼痕重,古今一梦尽荒唐。

  当李渊以为他那宝贝儿子被狗咬了,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呼喝着一干禁卫杀进偏殿寝室时,看到的便是某人提着裤子在榻下,和床头被窝里两个小脑袋对视的画面。

  “都出去!”

  皇帝陛下一声怒吼,“啥也没看见”的一干禁卫便抱头鼠窜。张半月以生平最快的手速关了门,与一干内侍跪在外面瑟瑟发抖起来。

  娘咧,刚刚那两,咋瞧着像是柳侍郎的宝贝闺女和出云公主呐?

  话说咱不会被填井灭口吧?

  不待多想,随着内里某杠精的一声惨叫,屋门推开,老李已经是拖着这货的耳朵直奔正殿。

  讲真,在万贵妃口中闻听儿女间的荒唐事,与亲眼撞见完全是两个概念。

  前者毕竟还带了些少男少女青葱无猜的美好与朦胧,而后者无论怎么看,都像是照着史书上那些纨绔混球的模样扒下来的。

  这要是被御史言官们知道了,还了得?

  “父皇你听我狡辩……啊不,她,她们是冤枉的……啊不对……”

  李大德那语无伦次的辩解夹杂着疑似鞋底抽打在身体上的声音隐隐传出殿外,使得已经尽量退开到“最远工作距离”的禁卫们低头之余,心底又暗暗佩服。

  都这会儿了还不忘维护自己的女人,赵王是条汉子……

  难说老李是不是借机把在朝堂上所受的闷气也一股脑撒了出来,这一次下手格外重。而往常泥鳅般的李大德这次不知怎地,偏又不躲,结果打到后面,样子便有些惨了。

  嗯,出血了……

  当第一抹殷红印在麻色的靴底上时,老李忽地罢手,接着便悚然而惊。

  朕这是怎么了?怎地下如此重手?

  “三郎,你你,你怎地不跑?”

  低头看向屁股肿得老高,已然变得有些恹恹的亲儿子,老李心疼之余,怒火立时消散。

  “这个嘛……”

  前者叹了口气,强忍着屁股上难言的刺痛感,正像说“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忽又想起要这么说的话,之前挨打跑路的借口就站不住脚了,便苦笑着难得说了句大实话:“我今晚想自己睡……”

  “……”

  李渊一阵脸色古怪,眯着眼偷瞥了下偏殿方向,接着便冷哼出声。

  他亲儿子这顿打,冤不冤好像都有理由。

  摊上两个啥都不懂,偏又学人家争风吃醋的儿媳妇,他这个做公公的还能怎么办?难不成把那内里那两个丫头抓出来也打一顿?

  也是柳瑛好彩,昨日偷偷谋划“拿下”李大德时,被一见她来就满是警惕的杨吉儿发现了。

  结果这货瞒着侯巧文把喝醉的李大德往自己偶尔会住下的偏殿里“哄骗”时,前者不满于她“捷足先登”,也偷偷跟了过去。

  结果自不必说。

  嗯,就是老李之前看到的那样。

  “既然都已经……唔,等过了明日献俘仪式,朕便命李纲亲自筹备你的大婚事宜,年节之前你就莫回晋阳了,暂且留在京城罢!”

  后者也不知如何安慰眼前这个表情好似得知自己被判了死刑般的亲儿子,撂下句似是而非的话,便摇着头起身往外走。

  骨咄禄特勒言说之事,他并未询问。

  已经不重要了。

  他儿子既然动手打他的副使,那一定是那副使不好。再说他儿子已然挨了教训,还想怎地?

  李渊心说你要是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朕便还当你是突厥上使,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你要是不依不饶,说不得这突厥驿馆里就要闹几个“愤青”飞贼了。

  可惜他这会儿还不知道蒲州发生的事,很是云淡风轻的回了两仪殿。而待到李建成派人把消息送回,他已然没心思再找这货的麻烦了。

  赵王被皇帝打得卧床的消息,未及过午便风一般的传遍了整个京城。

  骨咄禄特勒彼时正在平康坊里欣赏人体艺术,乍一听闻还颇感幸灾乐祸,可到后面,越品越不是滋味。

  这几日,长安城的消息可谓花样繁多。

  轰轰烈烈的前隋复辟行动连一宿都没撑过去,就成了过去时。

  日前一大批犯官家眷被士兵押解出城时的场面,着实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但紧接着,兰陵夫人开府,几乎半数的内朝重臣都去道贺一事,便让街头巷尾充满了两朝交替内幕的暧昧传闻。

  而在昨日,朝廷又公布了秦王回师献俘的消息,算是正式宣布了针对西秦战争的胜利。使得本就关心这事儿的长安百姓彻底振奋,到处都有人在讨论明日的献俘典礼。

  在这样的背景下,似赵王挨揍这等小事连谈资都算不上,顶多算是流传在长安士子间的花边新闻。

  而这类人最爱出现的场合,便是平康坊。

  “在下听说,赵王这次受罚乃是因他擅政。某姨夫乃是门下省的郎中,他亲耳听上官说的,陛下有意将他去职,调离太原……”

  “去去去,你这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去职?你也不仔细瞧瞧新发的邸报,太原府新上任的几位,哪个不是赵王心腹?陛下真要恶了赵王,又何故赐婚于他?”

  “嘶,这个事儿,某听家中长辈言说,怕是陛下有意为之。毕竟赵王乃是行三,将来这皇位……”

  “几位越说越离谱了啊!赵王是谁啊?那可是位妙人儿!其实此番受罚,非尔等想的那般,乃是因为与人争风吃醋……”

  平康坊某二楼的雅阁内,添坐中位的几个士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听得旁边案后的某突厥上使一会皱眉,一会儿鼓脸。

  他开始以为老李是怒急动手,后面就两国邦交的问题还会再给他个交代。可现在怎么觉着,这就算是交代完了呢?

  这感觉没毛病!

  便是没交代完,后续的事宜李渊也不打算经他的手了。

  当天下午,不等蒲州的消息抵达,光禄卿宇文歆与太常卿郑元璹便带着诏书与礼物出城北进,打算亲自去突厥找始毕可汗面陈“人不犯我,我绝不犯人”的态度。

  嗯,就像昨日李世民和李孝恭说的那般,新占的地盘还没消化,确实没精力打了。

  一切都是那般和谐而美好,李唐现下除了戍边的军队,其余全部回缩驻防,表现出一副关门过日子的状态。长安城在秋收之际迎来消费高峰,变得锦绣而繁华。人们庆幸生活在相对安稳的势力中,对一切想要破坏这种美好之人加以敌视。

  所以在九月初一,西征大军回师献俘的日子来临之际,全城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这件事上,像某个突厥驿馆夜间起火,差点烧死人这种事,无人关注也就不奇怪了。

  辰时正。

  当连绵的唐旗转过阿城映入城头百姓眼帘时,某突厥上使正在朱雀门西的伞盖下擦着后怕的冷汗。

  今早当一群明光金甲的禁卫按着刀子冲进驿馆时,他还以为是皇帝得知他没被烧死,派人去补刀的。后来才知道今日西征大军回京献俘,皇帝邀所有在京使节前往朱雀门观礼。

  不过目下就以李唐的势力,能有个毛的外使。除了他这个正牌的突厥来使,也就几个因战乱滞留长安的西域使团还在装着样子,糊弄那些不明所以的老百姓。

  也就是说,城墙上就他一个“外人”。

  是警告还是示威,被李大德看做聪明人的骨咄禄特勒已然看不懂了。他只知道,昨夜他才把一封静心炮制的信交给手下后不久,后者的房间就起了大火,“人信”全无。

  李渊这是什么意思?

  前者的小心脏怦怦乱跳,有些不敢直视朱雀门上的蟠龙华盖。

  人的生命一旦被威胁笼罩,趋向性就会出现改变。

  如果说此前的他还自恃身份,只想为突厥攫取最大利益的话,那么现在他想的便只是如何在不得罪始毕可汗的情况下保存自身了。

  必须要尽快离开长安!

  眼前忽有金光晃眼,扭头看时,远处明德门下已是甲胄成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隐隐的,已然能听到百姓的欢呼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