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明之秦王 > 第一九二章 任命

  朱樉要的骑兵虎符,被董飞从怀里摸出恭敬递给朱樉。

  接过虎符后,朱樉问了一句。

  “还好吧!”

  董飞点头,朱樉便不在继续。转向跪在地上的脱因帖木儿,朱樉将手中黄金虎形大印,捧在胸前。然后用力往前一送,大声道。

  “脱因帖木儿,接印。”

  脱因帖木儿双手高举,面色庄重的接过朱樉手中的金印。

  “末将遵命。”

  数万大军以及百姓面前的权利交接,让所有人都明白。

  朱樉这是将五万骑兵交给了这个叫脱因帖木儿的蒙古人。

  没有人排斥,也没有人不满。

  因为五万骑兵,他们相信大王是英明的。

  而且曾经,他们的老师。也是大王的大舅哥,赵王妃的堂兄塔及帖木儿。

  如今由赵王妃的亲哥哥担任骑兵统帅,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是相对朱樉的军事力量而言。

  赵敏的身份,是人人皆知。

  况且,她还有一个闻名天下的哥哥,扩廓帖木儿。更是被朱元璋高度评价为天下奇男子。

  身在西北的大明百姓,对扩廓帖木儿这个蒙古将领并不陌生。

  朱元璋没有得天下前,中原以及整个大西北都在扩廓帖木儿的统治之下。

  如今的西北卫所官兵中,还有不少老兵。曾经在扩廓帖木儿手下卖命。

  这些官军,都是随着扩廓帖木儿从西北西出阳关后,投降大明的大明百姓。

  过去的孰是孰非,已不重要。

  如马上要北上的元朝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手下。同样有着上万的汉人为其卖命。

  普通人,还没有达到人人高尚的境地。

  这就是为什么,哪怕没有朱樉提出的华夏一家亲,脱因帖木儿担任主帅也不会被排斥。

  蒙古人曾经统治过中原。

  如今汉人重新做主,如脱因帖木儿这样的蒙古贵族。同样心甘情愿为大王卖命。

  谁强大,谁就是大哥。这个道理延续上千年。

  现在的朱樉强大,在西北的各族之人都在为朱樉的理想其添砖加瓦。也没有人感到疑惑。这也是大众所认知的丛林法则。

  至于口号!

  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还是汉蒙一家亲。

  朱樉早就清楚。百姓们根本毫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先把温饱解决,填饱肚子再说。然后是传宗接代,不至于让自己这一脉的香火断绝。

  这就是百姓,皇权社会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切实想法。

  以后世明智开启的结果来看,这个道理依然存在。

  连今天的温饱都没有解决,还谈什么明天的发展!

  非常现实,非常无奈的想法。

  因为理想还在明天,而很多人死在了昨天的夜晚。

  至于真正的民族仇恨,这是不存在的。

  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原和草原是你打我,我打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清,到底谁对谁错。

  矛盾是有,哪怕每个民族自己本身也是如此。

  然而矛盾,完全可以化解。人也不可能活在仇恨当中。

  像大唐帝国的老李家包容外族,任命外族人担任高官,甚至宰相和将领等等。他们应该也是看穿了民族的本质。

  大唐帝国能放下过往的仇恨,容纳百川的胸襟值得敬佩。

  老李家的国策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李隆基晚年的昏聩。

  不然,大唐帝国的命运将延续千年足以保证。

  朱樉要走的路,和大唐帝国并无两样。

  共同发展,求同存异。

  金印被交到了脱因帖木儿手中,朱樉很是感慨的对他说道。

  “本王交给你的不仅是信任和权利,希望你能助本王了却心愿。”

  朱樉的心愿是什么,脱因帖木儿当然清楚。那就是华夏这个民族将如何诞生。

  朱樉想成为天可汗,成为万族之主。赵敏已经对他说的一清二楚。

  脱因帖木儿能接下金印,代表他早就下定决心,从此将为朱樉效命。

  朱樉对自己的感慨,也让脱因帖木儿清楚。

  随着朱樉的日益强大,他脱因帖木儿也将无法避免,自己会带领士兵征伐自己的族人。

  “大王仁慈。”

  脱因帖木儿对朱樉回答居然是仁慈!

  这让他们身边的所有千户,都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不是应该遵命吗?

  转念一想,他们认为。一生从军的脱因帖木儿,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才是!

  脱因帖木儿虽然没有他的大哥,扩廓帖木儿的声望。

  可是,以这五十个拥有文化和思想的千户来看。脱因帖木儿的战争才能,应该是被他的大哥扩廓帖木儿的光芒所遮蔽。

  毕竟,曾经的脱因帖木儿,就能与大明军神,徐达常遇春对战数次。

  最终因为兵力被他大哥扩廓帖木儿抽走后不敌,在渭水投降。

  千户们不清楚脱因帖木儿为何会这样回答朱樉。

  可朱樉却是非常清楚,他对脱因帖木儿保证道。

  “脱将军放心,本王一视同仁。”

  两人在这含糊的一问一答间,似乎已经确定了天下的未来。

  脱因帖木儿能相信朱樉会是最后的赢家,那是因为团结一心的汉族。在朱樉这样的野心家的带领下,将无法避免流血不流泪。

  曾经汉人能打到草原深处,都有一个和朱樉一样的理想家。

  正是他们的理想,支撑着他们不顾一切往前走。

  对两败俱伤的结果,朱樉恐怕想也不会想。

  没有谁会束手就擒,除非头破血流。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大元虽然整体实力不如大明。可是瘦死的骆驼也不轻。面对死亡的反抗,大明将轻松不了。

  当然,脱因帖木儿明白。这些话,对朱樉这样执着的人,说不通。

  连朱元璋在大明稳定后,富庶起来后都没有大规模北伐。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朱元璋清楚,草原的水很深。没必要,为了一个名誉。将大明带入水深火热之中。

  战争不是儿戏,也不是全凭想象。

  一旦战事拉长,后勤以及财政的负担,将会让冲动得到惩罚。

  换句话说,战争打不起。

  朱元璋倒不是因为打不起战争。打不起,朱元璋也不会发兵三十万征伐云南。

  而是草原,与南方不一样。南方属于柿子挑软的捏,北方却是没肉的骨头,还崩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