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晋末的卯金刀 > 第三百零八章 迟到的陶侃

  第308章迟到的陶侃

  刘泰郑重的让人以侯爵之礼下葬了苟,对苟的选择,刘泰表示尊重。

  现在自己应该做的,就是不要辜负苟带给自己的机会。

  自己的战士们从彭城开始,便一个郡一个郡开始扫荡,下邳,临淮,广陵,长江以北的一众郡县全部都落入到手中。

  与兖州因自己选择接收祖约李矩等人的投降,所以会有一部分北方世家,就顺势这么向自己投降过来,毕竟每次战争并不缺少投机分子。

  但徐州的苟选择反抗,所以刘泰对于徐州的世家也没任何客气。

  一个个跟着苟还算交好的世家,尤其琅琊郡内可谓世家众多,不论琅琊王氏亦或者琅琊诸葛氏,都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支脉在这里,而他们便是刘泰的重点打击对象。

  很快,他们的奴仆被刘泰解放,加入到自己准备在徐州设立的集体农庄中。

  他们的浮财与书籍被刘泰剥夺,浮财分享给士卒,书籍则充公去放入到藏书阁。

  最被刘泰所重视的土地,更逃脱不了军史们认认真真的登记,所有士卒都瞪大眼睛看着。

  因为所有世家大族手上的土地都是成熟的,拿到手今年就能马上种上冬小麦!

  对比起自己拿指标后,还要辛辛苦苦的开垦荒地,不劳而获与无条件暴富,基本上是所有人最希望的遇到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全军上下都盯着,都希望自己能拿到田地。

  除此以外,对重要的资源便是世家女子,哪怕是庶出的世家女子,也有很大概率识字。

  因为刘泰的制度,这让这些士卒们想要获得女子成家那真不是难事,就算现在的张嵩都还是操作着人口买卖,优先解决战卒们的婚姻问题。

  毕竟战卒能不能优先拿到土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你成婚了没有。

  但战卒们也不傻啊,他们也想要娶个识字女子,哪怕世家豪族的小姐没有自己的份,庶族的小姐说不定也被自己的百夫长或者屯长给抢了,但那些识字的丫鬟呢!

  只要识字就好,自己不挑的。

  因为在刘泰这边,识字是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识字女人除了能看得懂账目,可更好帮助自己打理财帛以外,就算朝廷本身也会安排识字妇女形成组织,然后对孩子进行蒙学。

  这就是自己的夫人吃上了官家饭,而且教育子女也更有优势。

  对刘泰来说,实际上自己只想要给军属弄一个军区幼儿园,能让这些人能更加没后顾之忧的打仗。

  同时战争本身就是这世界上最大的赌博,自己也必须要把这些人的后世安排好,从而让将士们打仗时更豁得出性命来。

  不然,总不能跟着曹魏的操作一样,军队在前方打着仗,结果后方直接来军属强行婚配,甚至还从中挑选长得清秀的直接被曹纳入后宫给笑纳了吧。

  毕竟自己高举的是大汉旗帜,又不是曹魏旗帜,做人做事肯定是要脸的。

  而战卒们其实不懂刘泰的弯弯绕绕,但他们出于自己的利益本能,很快便发现,那些没有足够文化的妻子,要么在家里帮着种田,要么进入了秀坊织布,但都不如进入到蒙学中。

  不但吃官家饭,而且还能照顾孩子,就算有什么政策,在蒙学中教学的女先生也都是最早时间知道的,这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他们是看得到的。

  最重要的是,进入到蒙学中的女先生相互间也是有自己的交际圈,这样能更好照顾自己的孩子,哪怕自己牺牲了,也能更好打理自己留下来的抚恤与财帛。

  事实上,这也不能怪刘泰政策有问题,只能说执行政策的是人,是人就少不了亲疏远近。

  而蒙学体系是刘泰维系战卒情感归属的重要一环,这就必然有很多的抚恤需要通过蒙学落实到战卒孩子们的身上。

  这就让蒙学体系之中的女先生,所得到的资源实际上是比正常的教育老师要多的。

  因为他们不只是单纯的教师,而且还有着起到抚恤体系内与孩子对接一环,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与监督作用。

  正因如此,虽然士卒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自己看到蒙学体系里的女老师都会不自觉的有种尊敬感觉,也非常期望把自己的妻子送入到蒙学体系中成为女先生。

  但士卒们非常清楚,自己的配偶如果是女先生,那哪怕自己牺牲,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够最大限度的继承自己的抚恤,而不会莫名其妙的被人给黑掉。

  又加上这个时代识字的人真的不多,就更不要说女人了,所以女先生至少在刘泰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人手不足的状态,只要是有识字的女人,基本上都能顺利进去。

  这样的情况下,凡是顺利的攻破世家想结婚的战卒,第一时间去劫掠女子,甚至有的会开口一句,“你识不识字”要是这女子回答不会,战卒可是非常失望的。

  不过正是这样的制度,这让刘泰的军队对于劫掠世家的士气相当高。

  几乎所有士卒都把世家当做大礼包来看,因为只要攻下世家,所有士卒所能想到的资源,世家都会爆出来。

  这里有财富与粮食,这里有土地与知识,甚至这里还能有帮助自己传宗接代的女子。

  虽然刘泰用军纪尽可能的约束了士卒们对百姓尽可能的良善,但同样的,当士卒们面对世家时,刘泰麾下的士卒,基本上会对当地有名有姓的世家豪族造成毁灭性打击。

  正因为有着士卒们尽心尽力的拼杀,把这片区域杀出了一片权利真空,刘泰才好顺势把这地方收归到自己的手下。

  首先便建立府兵的军府,军政府这种东西,虽然在相对和平的岁月来说是不顾民生贪污成性的代表,但在这种刚刚被夺取下来的区域,军府的存在能很好安定当地百姓。

  尤其刘泰对军政策,这种府兵营的建立,同样也能最快把当地士卒吸纳到自己体系中。

  当他们当了府兵,清楚知道自己身边的战卒是怎么样通过战争发财时,他们自然盯着长江对岸的晋廷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过去狠狠的劫掠一把。

  不过,刘泰表示虽然自己不知道王敦都造反成功了,居然没有推翻司马氏自己当皇帝,自己的确是不理解世家的脑袋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刘泰就算用屁股去想,也能判断得出,这样的晋廷以后迟早还会出问题,等到晋廷下次出了事情自己再去占占便宜。

  所以,随着跟苟的这战终结,尤其徐州世家被自己顺势杀了一大片后,刘泰开始梳理徐州的管理体系。

  先把府兵体系顺利建立,接着把科举毕业的士子们调度过来或是当县令或是当县丞,先把基层的官僚体系给慢慢的填充起来。

  当然,至于更基层的就要看军队中有没有什么愿意退役的士卒了。

  反正这个时候士卒们退役,至少也是两百石的城门令,或者三百石的津令等等。

  都是一些看起来并不是非常起眼,但对底层来说,切切实实是基层实权职务。

  这些刘泰也必须要安排好,因为以后这徐州会成为对抗晋廷的前线。

  同时,自己虽然借助这一次的战争,顺手清理了一波当地的世家豪强,但因为社会惯性,当地的一些的百姓顺势发展,也是非常容易发展出新的世家与强豪的。

  所以,世家与强豪这种东西是根除不完的。

  别说在古代,就算是伟人一手格式化清理了华夏历史堆积的屎山代码,一手马克思本土化为新华夏注入了新的软件系统,但国家稍稍开放了私有化的口子,各种妖魔鬼怪还不是伴随着资本翩翩起舞。

  所以,连伟人都没有做到的事,刘泰也不指望自己能够做到。

  自己所能做得就是尽可能改变游戏规则,让世家豪强哪怕是恢复,他们的面前也会有一种有一种的不同的对手。

  府兵体系,军史体系,科举体系……自己只是负责播下各种各样体系的种子,以期待他们将来自己为了自己体系的发展而相互搏杀,而只有如此,底层的百姓才会有未来。

  至少刘泰不认为,单纯的一个科举体系一支独大真的就是好的。

  毕竟科举的路子走到了极致,一样是臭不可闻的八股文,甚至还有文字狱。

  至于府兵体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种体系只要不打战了,很快就是会失去生命力而被踢出了竞争。

  至于所谓的军史体系,说实话,如果能够在府兵体系失去生命力的时候一口气吞掉府兵体系,说不定以后会变成军官制体系。

  至少依仗着兵权,或多或少会有几分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在这多个体系搏杀的过程中,世家体系会不会恢复,他们之间又会怎么样进行合纵连横,说实话刘泰真无所谓。

  因为刘泰非常的清楚,历史终究会搏杀出最适合在华夏发展的体系。

  所以,刘泰对于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新大汉,秉承着只挖坑不填埋的准则,尽可能的多尝试几种新的体系出来,为得就是相互制衡,避免一种体系一家独大。

  至于眼下打击世家体系绝对是政治正确,否则的其他体系,面对世家体系这一股庞然大物,怎么有生存的空间。

  但实际上来说,至少以刘泰的眼光来看,别看自己现在这般打压世家体系,但实际上世家体系本身也是在进行一次去芜存菁的过程。

  就好像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年的时间,整个世家体系可以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异族用事实告诉他们,他们并不高贵!

  即使如此,随着唐朝崛起,局势稳定,世家便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发展。

  五姓七望更是成为了世家新的标杆,然后一起伴随着大唐,被黄巢付之一炬。

  所以,刘泰可以肯定哪怕自己有意的打击世家,世家也必然还会借尸还魂,重新出现在汉民族的体系中。

  而自己现在所做的,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延迟这个时间的到来。

  毕竟只要国家体系中还有着不同体系的存在,那各种不同的官僚体系为了自己的生存,都会给底层的百姓向上攀爬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对百姓来说,并不怕现在过得辛苦,而是害怕自己的未来没一点希望。

  而刘泰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给底层的百姓,保留下那么一点点微小的,但是却可以不断攀爬的上升渠道。

  就在刘泰开始在徐州如火如荼的铺开自己的治理体系,让自己尽可能的掌握徐州时。

  陶侃带着他的军队,总算到达了长江的对岸。

  倒不是陶侃赶得慢了,而是他本来就是广州刺史,一路带兵赶到杨来,甚至还包括了王敦派人给陶侃传达命令的时间,陶侃的带兵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但距离远,路不好这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让陶侃紧赶慢赶,赶到了长江对岸的扬州发现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艹,老子上次救驾,紧赶慢赶,赶不上,这次救援苟,也是紧赶慢赶赶不上,我呸!

  苟你不是我大晋名将吗,不是经营了徐州数年吗,你不是刚刚在灭杀了徐龛吗?

  死守徐州城不会吗,死守下邳城不会吗,死守……”陶侃口中忍不住的骂骂咧咧。

  身边副将毛宝自然知道陶侃已经尽力了,毕竟从广州赶到扬州,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你换了晋廷其他军队试试看。

  但问题是自己的这位主将,好像真就是救援谁,谁就谁就直接战败了,这让毛宝心中不由发毛,叹息陶侃时运不济。

  不过,毛宝还是对陶侃道,“将军,如今徐州已失,我等还是先驻扎在扬州,沿着长江做好防御,至于接下的变动,还是先上禀王丞相再说。”

  毛宝虽然是陶侃的副将,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可是受到了王敦的推荐上任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的毛宝也算是王敦派系的人,毕竟王敦虽然处理不了陶侃,但至少会对陶侃有一定程度的监视的,而毛宝便是不错的人选。

  陶侃深深的看了一眼毛宝,道,“便依你所言,先上禀王丞相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