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从潘金莲开始颠覆所有反派 > 第122章 泪往心里流

  京城。

  眉头皱的死死的赵桓一手捂着腮帮子,感觉大牙里面被钢针狠狠扎了几下,额头疼出了汗。

  “这怎么可能?长生不老?开什么玩笑!”赵桓侧着脸表情痛苦,仔细想了又想也没想明白。于是把那块跟清河县前任知县手里相仿的腰牌又用力紧紧的贴在耳朵上。

  特使叛变这样的事情倒也发生过,不过能把戏演的这么真,倒有点像是被胁迫了。

  然而腰牌好像受到了什么干扰,那边说话的声音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皮毛,瓮声瓮气的听不清楚了。

  他用力晃了晃腰牌之后又听了听,还是没有声音,这才把那块腰牌重新揣进怀里。

  这应该属于道法上的技术问题。

  毕竟没有人知道这腰牌蕴藏的秘密。那个替他制作腰牌的人也已经被他灭了口。

  如果没人知道这个秘密,又为什么联合起来演这么一出戏?

  一大堆问题从他脑袋里争先恐后往外蹦,毫无章法和头绪,让他的大牙更疼了。

  就在一堆问题过后,赵桓的脑袋里似乎突然有什么东西一闪即逝,可是当他再次努力去搜索那闪过的到底是什么线索的时候,却已经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了。

  缓缓闭上了眼睛让自己蒙圈的脑袋冷静下来,赵桓的眉头久久舒展不开。

  不是别的,自己这个老爹太不靠谱。

  虽然自己身为太子,可是老爹不喜欢自己,他不傻,看得出来。

  老爹喜欢诗词歌赋,舞榭歌台。没事儿犹抱琵琶吹个萧什么的。

  也正是因为老爹旺盛的精力,赵桓已经有了几十个兄弟。

  这其中就有那么几个,曲意逢迎的走了文艺范儿的路线,还不是为了讨皇帝老子的喜欢。

  不然自己干嘛组建吟诵楼。

  本意是想证明自己虽然文采欠缺,但治国理政忧国忧民什么的还是有一套的。

  无奈老爹根本不为所动,仍旧声色犬马,没事儿朗诵个诗。

  赵桓恨得牙根痒痒,可也无计可施。

  总不能去把亲爹灭了吧?这老头除了没正事儿,别的也没啥太大毛病。

  关键是如果这次长生不老药真的存在,那就BBQ了。

  本来就几十个兄弟了,老爹在返老还童,偶滴歌神,画面不敢想象啊。

  兄弟的数量还得增加。

  没准自己都得走在老爹前面,下葬的时候老爹又喜得贵子,没功夫参加他葬礼。

  还有更致命的。

  自己太子当到死也上不了位。

  不但上不了位,还存在哪一天连太子这个位置也让老爹拿走的可能。

  万一老爹又生了一个文学青年,到时候自己却已经人到迟暮,简直惨绝人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

  想着想着赵桓袖子一横,在眼睛上抹了一把。

  虽然男人哭吧不是罪,到这个时候只能让泪往心里流。

  现在当务之急,得搞清楚特使服的到底是什么毒!

  清河县。

  疯疯癫癫的武松还不知道他走了之后衙门里发生的事,在大街上一瘸一拐的自顾自喊着:“造反了,清河县造反了。潘大人一举拿下生辰会,将来杀进京城,活捉蔡京,皇帝老儿龙椅不保了……”

  远远的,两道目光凝望着武松,嘴角微微的翘起。

  这人抖了抖袖子,一只灰羽的信鸽脱手振翅,向着京城飞去。

  刚刚从衙门出来的公孙胜见了连忙上来打了声招呼:“晁天王,这又放谁鸽子呢?”

  看着鸽子飞远了,晁盖突然收起了平日里那副端不上台面的表情,一反常态的认真起来:“公孙先生,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你说这世界上真的能有这样的药吗?”

  公孙胜愣了一下,自打认识晁盖,从来没听他称呼过自己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有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晁盖沉吟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突然一副智商重新占领了高地的模样:“大宋开国,一直就流传着长生不老药的传闻,可是你看江山到了宋徽宗手里,前面那几位有哪个长生不老了?”

  晁盖这么一说公孙胜脸上的笑容也尬住了:“也是哈,而且先前就听说从前朝开始帝王家就痴迷道法,白花花的银子使在炼丹上。可是也真没见到谁就成了仙。”

  “所以,我怀疑今天这事儿,是有人故意设局。”晁盖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可是分明又让公孙胜感觉他说着话的时候有点儿吃不太准。

  问题是前任真的发生了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小小的清河县,倒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感叹了一句,晁盖又向着公孙胜微微拱手:“公孙先生去忙吧。”

  说罢,晁盖转头慢格在了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声音、体力甚至连精力也都跟着恢复到了一个男人的巅峰状态。

  透过窗缝,潘金莲蹑慢走远了。

  楞在原地看着晁盖的背影,公孙胜挠着脑袋自语:“不对劲儿,全都不对劲儿,今天很邪啊。”

  又过了几日,尽管用尽了手段,可是药引子杨志和前任老知县都没有吐出来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老知县的相貌就定手蹑脚的观察着被软禁起来的这个俊朗的少年,没看出任何的破绽。

  杨志会变脸,这个不假。

  可是变脸需要道具,况且也不能用在别人身上,还这么稳定。

  晁盖则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梁上盲流子的状态,跟着潘金莲偷偷摸摸的观察了一番之后,还是建议对老知县动粗。

  潘金莲的拒绝成功的帮助了西门大官人。

  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潘金莲的注意力已经不再西门大官人身上了。

  她全部精力都投入给了老知县这个帅小伙。

  她越是拒绝,就有越多的人主张对老知县动粗。

  正所谓不打不成招。

  就连西门大官人也借着这一波操作拉近了跟梁山的关系,一致主张给老知县动刑。

  老知县现在确实比他还帅,还比他白,又做过知县,看着真心不顺眼。

  公孙胜和吴用也说一山容不下二虎,一县容不下两个小白脸子。

  但是考虑到西门大官人平时那张小脸儿看着冷落落儿滴,虽然显得有点傲气,但是潘金莲如果有什么非分之想也不至于得逞。

  老知县就不保准儿了,这老小子人生阅历太丰富,上的了公堂下的了木床,不动刑始终还是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