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残唐剑 > 第六十一回 宰相们

  李迢代黄巢上的请降书到了长安,好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皇权至上,其次是相权,很多事情都要宰相或者相当于宰相的人来做。

  唐僖宗是个无能的皇帝,这些事还得丞相们操心。

  唐朝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也就是有多个宰相。如今的宰相有两个实权的,一个是卢携,一个是郑畋。王铎本来是宰相,之前挂帅狙击黄巢进入东都洛阳,虽然成功了,但是朝廷认为王铎没有尽心竭力,所以现在王铎只是“同平章事”,是没有实权的宰相。

  唐僖宗让大臣们讨论。

  宰相卢携接到了高骈的书信,于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镇海节度使高骈才略无双,他手下练的镇海军更是天下精兵。之所以让黄巢从仙霞岭跑掉,是因为各地军队没有跟上;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高骈作为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正在调集各地军队,马上就可以会师南下。我们又何必惧怕黄巢这样的毛贼草寇呢?我大唐军威何在?”

  唐僖宗听了,觉得很提气,认为卢携说的很对。

  郑畋出班,大声说:“卢携说的不对。黄巢因饥荒而起义,靠钱财聚集军队,所以能从山东起兵,席卷全国。而国家太平日久,尤其是南方,部队都忘记了战争,所以各地不是都闭关不敢出战,就是听说黄巢的名字就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如果以能招安这样的恩德来免除黄巢的罪过,先暂时在广东安顿住他。黄巢的贼军都是北方人,等到丰年,他的部下想回家,贼军就会离散,黄巢自然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了。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今不靠计谋取胜,而靠着军队攻打,我担心依然会有后患。”

  唐僖宗听了,也觉得郑畋说得很有道理。这个问题对唐僖宗来说,有点太烧脑了。

  朝廷百官各执己见,卢携、郑畋激烈争论,吵的面红耳赤。唐僖宗决了又否、否了又决,觉得脑仁都疼。

  这时候,唐僖宗的姐夫,广德公主的驸马,右仆射于琮出来说话。这个于琮有一定威信,他说:“广东南海海外贸易兴盛,是唐朝税收的主要来源,如果把广州给了黄巢,恐怕贼人会越来越富,国库会越来越空虚。”

  一提到钱,唐僖宗就很重视。

  最后经过讨论,唐僖宗决定原则上同意卢携的意见,让高骈召集各地节度使的部队,准备攻打黄巢。同时对黄巢招安的奏章也不要完全置之不理,广州刺史是绝对不能加封的,就加封黄巢为“率府率”。

  率府率是什么官职?其实就是太子的卫队首领。是个官阶不低,但实际没什么权利的武官。

  唐僖宗大袖子一挥,说:“就按这个意思把,你们下去起草诏书吧。”

  郑畋为人既大公无私,一心一意想着朝廷社稷,又性格比较倔强耿直,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心中不快。再加上平时就对卢携不满,怒火中烧。

  宰相们商量起草诏书时,郑畋咬牙切齿对卢携说:“贼军百万,横行天下,高骈消极作战,无意消灭贼寇。国家的安危全靠我们,你却依靠高骈,恐怕不会有好结果。”

  郑畋看不上卢携,卢携也看不上郑畋,平时的积怨加上今天的争论,卢携大怒,说道:

  “陛……陛……陛下,都……都已经定下来了,你还……还……”

  卢携口吃的毛病平时看不出来,现在被气的,口吃也犯了,话都说不清楚了。

  郑畋不等他卢携说完,继续说:“陛下还不是被你给蛊惑的。”

  两人抄的不可开交,互相谩骂。

  卢携口吃,占不到上风,气的打算拂袖而去。

  “咣当”一声巨响。卢携的袖子把砚台给打翻了,砚台掉到地上,摔的粉碎,碎片和墨汁溅了一地。

  卢携更加恼怒,动口不行,伸手抓住郑畋,挥拳要打,郑畋也不甘示弱,二人扭打在一起。

  百官岂能看着,慌忙把二人拉开。

  两个宰相扭打在一起,不知道历史上还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除了皇权、相权,中国还有个特殊的势力,就是宦官。朝廷百官的一举一动,田令孜都有眼线。小太监急忙把这件事报给了唐僖宗。

  唐僖宗大怒,把百官又召集到金銮殿,说道:“宰相互相谩骂,如何为天下表率。卢携、郑畋双双罢免,都贬为太子宾客。”

  调和鼎鼐三公位,燮理阴阳一大臣。宰相是百官之首,不能空缺。唐僖宗下令,提拔翰林学士、户部侍郎豆卢瑑,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崔沆为宰相。

  豆卢瑑,复姓豆卢。豆卢氏原为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五胡乱华之时,后燕慕容苌投降北魏,被加封为长乐郡守,赐姓豆卢。豆卢,鲜卑语“归顺”之意。

  崔沆是谁?他有段逸事,有一年他做主考,录取了一个门生,名叫崔瀣。两个人名字太像了,人们就开玩笑说:“主考门生,沆瀣一气。”

  太监捧着圣旨,正在宣布任命豆卢瑑、崔沆为宰相,忽然外面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大风把树根都给刮起来了。文武百官议论纷纷,都觉得豆卢瑑、崔沆才能不足以做宰相,如今天降异相,恐怕豆卢宰相和崔宰相下场不好。

  豆卢瑑、崔沆被提拔为宰相,本来是个高兴的事情,可是这大风刮的,总觉得有点膈应。后来二人果然没有好下场。

  唐僖宗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有下旨,把王铎恢复宰相实职。王铎实际上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之前抵抗黄巢没有尽力,很是后悔,如今重新做了宰相,也算是知耻而后勇,又重新取得了唐僖宗的信任。

  这五个宰相,卢携和郑畋一阴一阳,都很有才能,郑畋后来以书生整顿残唐,可称一代名相;卢携勾结高骈,玩弄权术,最后被认为是他误国,成了罪人;王铎有才能,位望崇显,率由文雅,然非定乱之才;至于豆卢瑑和崔沆,他们是被强推到前台,才能不够,干得很累,下场也很惨。

  卢携被贬,心中苦闷,思来想去,只好暂时委曲求全,伺机复出。卢携给高骈写了封书信,把朝廷的情况说了一遍,并嘱咐高骈,如此此时去硬攻黄巢,即便把黄巢灭了,也会两败俱伤,那样我们内外都会失势。所以如果确实确切的把握,先不要去动黄巢,这样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复出增加筹码,因为如今大唐也只有高骈有实力能对抗黄巢。接下来如何发展,再静观其变。

  高骈接到书信,更加按兵不动,暗中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同时,依然修仙了道,对吕用之、诸葛殷、张守一三人依然是深信不疑。

  这一天,有人来报,景仙和尚已经到了广陵,在府外求见。

  高骈正在跟诸葛殷修仙,听说景仙和尚到了,急忙跳下蒲团,穿上鞋子,跑出府门迎接。

  之前高骈从四川调回广陵的时候,怕南诏国再作乱,就命景仙和尚去安抚南诏国。

  南诏国是云贵高原一带的一个国家,长期与唐朝战争,宋威、髙骈等率唐军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地步。

  但是南诏国民风彪悍,就是不服气,即便被打残了,稍微恢复元气就又侵略唐朝。

  如今南诏国的国王名叫蒙世隆,他既有尚武好战的一面,也有崇尚佛教,让国家安定祥和的一面。所以高骈在撤出四川之前,派了景仙和尚出使南诏。

  蒙世隆召开了景仙和尚,见这和尚长得:

  凛凛威严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

  蒙世隆一向无视唐朝派出的使臣,但是看见景仙和尚,就肃然起敬,知道他是高僧大德。蒙世隆不自觉的就走下王位,对景仙和尚大礼参拜。此事传出,南诏百姓都说蒙世隆“不拜唐使拜和尚”。

  在景仙和尚的促成下,南诏请求与唐朝和亲,景仙和尚通过高骈,高骈又通过卢携,促成了此事。唐僖宗把皇室的一位妹妹——安化公主嫁给了蒙世隆的儿子蒙隆舜。和亲之后,唐朝与南诏边境没有战事达十年之久,前所未有。

  景仙和尚见促成了和亲,就像蒙世隆辞行。蒙世隆苦苦挽留,景仙和尚说:“我本是唐朝人,在外千日,终究要回故土。”

  蒙世隆无奈,赐给景仙和尚无数金银,景仙和尚说:“出家人不爱省外之物。”

  景仙和尚也是道行深远,一路上半云半雾,见到美景就听了几日观赏,这一日才到了广陵。

  景仙和尚向高骈禀报了南诏国之事,高骈非常高兴,大大赞赏了景仙一番。

  诸葛殷不认识景仙和尚,就偷偷问吕用之。吕用之说:“这个和尚也有道行。高元帅不仅想修仙,还想成佛,所以也特别尊敬这个景仙和尚,跟我们是竞争关系。”

  诸葛殷心中有数,就对景仙和尚有了敌意。

  接下来的几日,高骈都与景仙形影不离,探讨佛法,诸葛殷等人被冷落,心中更加恨和尚,就动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