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残唐剑 > 第三十八回 栉工店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且说高骈打开诏书,见书上大致意思是:

  “得卿战报,言说打败黄巢,逼他出海,朕心甚慰。

  孰料,次日就有越州观察室崔璆奏表到京,为黄巢求官,黄巢言说只要封他做管辖他家乡的天平节度使,他就扔掉干戈,再不作乱,丝毫没有出海之意,与卿所奏大相径庭。

  卢携说卿战败黄巢是实,才有黄巢请降之事。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岂能封他。朕特发此书,勉励爱卿再接再厉,杀贼务尽。”

  高骈看了,勃然大怒,就要再去剿灭黄巢。

  吕用之、诸葛殷问道:“元帅因何发怒?”

  高骈就将诏书给二人观看。

  吕用之说:“元帅不记得玉帝责怪你用于军国大事时间太多的事情了吗?何况越州一战,元帅已经将黄巢元气打伤。有张先锋在前线,元帅愁他什么?”

  诸葛殷说:“玉帝派我来就是为元帅分忧的。黄巢草贼,何足挂齿!我愿替元帅走一遭。”

  高骈听了二人的话,修仙之心压住了立功之心,说:“那就劳烦诸葛将军了!”

  高骈于是潜心炼丹修仙。书中暗表,高骈本来可以成为晚唐的一员盖世名将,可惜晚节不保,此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渐渐被吕用之、诸葛殷架空,埋下巨大的隐患。

  这时,正好有中军官将张潾前方战报奉上,原来张潾在衢州追踪到黄巢的下落。诸葛殷边起身,驾起趁脚风奔衢州而去。

  ……

  再说黄巢,带领义军从信州突围出来。传能说:“我军目标过大,不如化整为零,才好逃脱。”

  于是黄巢命各将自领一队人马,偷偷火速往东逃遁。又令柴存继续带领通讯队,互通消息。毕师铎、秦彦一路迷失道路,才被张潾捉到。义军本来就善于游击,其余众将早已逃之夭夭。

  一路上,黄巢非常消沉。信州一战,不仅损失了上万的弟兄,更有李摩云、毕师铎、秦彦投降,为义军蒙上了一层阴影,动摇了军心。

  这一日,义军走进一座大山,只见这座山:

  寻源路不迷,绝顶与云齐。坐引群峰小,平看万木低。双林春色上,正有子规啼。

  嵌空横洞天,磅礴倚崖巘。宛如虹势出,可赏不可转。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羽客无姓名,仙棋但闻见。行看负薪客,坐使桑田变。怀古正怡然,前山早莺啭。

  见山上有块大石,上刻“青霞第八洞天”。

  尚让说:“原来这就是烂柯山。”

  邓天王说:“尚兄弟怎么知道这叫烂柯山的,有什么典故吗?”

  尚让说:“如今流传着一本杜光庭写的书,名叫《洞天福地记》,说烂柯山是青霞第八洞天。

  “相传晋朝有个樵夫名叫王质,到这座山里砍柴,见两个童子边下棋边唱歌。王质就在旁边观棋听歌。童子转身给了王质一颗枣,王质吃了不觉得饥饿。

  “过了一会,童子说,你为什么还不走。王质就打算走,发现斧柄都已经烂了,拿着斧头回到家里,发现人都不认识了,向很多人打听事情,都说不知。

  “于是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汉问路,说:‘你可认识一个叫王质的人’。这老汉拿起拐杖就打他,说:‘你这人好无礼,随随便便喊我爷爷的名讳。’原来这世上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邓天王说:“这个故事有趣。”

  黄巢说:“此山黛峰翠嶂、景极幽邃、群山盘回,可以用来藏兵。我们不如先在此处整顿。等等传真、柳彦璋那边的消息。”

  黄巢又下令说:“前次高骈按照‘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兵法,一夜奔袭,围住了信州,打了我们一个冷不防。这次我们也要按照‘不动如山’的要求,做到千军万马藏在山中而无人知。”

  义军在山中安札停当。

  过了几天,传能、传善、传亮三人穿着僧袍,来见黄巢。

  传能说:“主公,久在山中,我三人烦闷。想到龙邱县城中走一遭,散散心。我三人都是僧人打扮,不容易被人察觉,我们也可以顺便打探打探官军的消息。”

  黄巢说:“你们本是和尚,就是如今你们头发长了。也好,你们去吧,不过要小心行事。”

  三人见城门贴出有告示,说有能提供黄巢反贼下落,经查属实的,赏金百两。

  三人依仗自己是僧人打扮,大大方方走进城中,见县城中车水马龙、店铺兴隆、摊贩叫卖,别有一番生活的气息。

  逛着逛着,走到了最偏僻处,传亮说:“师兄,前面没有店铺了,我们回去吧。”

  传善说:“且慢,前面好像有家栉工店,我们去把头发剃了吧。”栉工即理发店。

  三人便走到栉工店,见店门上还贴着一副对联。上联写:虽是毫末技艺,下联配:却是顶上功夫。横批写:妙手生春。

  店里面站着个道长,这道长真是仙风道骨,令人肃然起敬。只见他

  碧其风巾,皓其云袍。神清目朗,仙中之豪。

  捻须吟髭,风流倜傥,骨相不凡,风尘外物。

  如心中月,在天上圆。不染尘世,却落人间。

  三人进了店,冲着道长双掌合十,说:“阿弥陀佛,我们是从洛阳出来到杭州办事的僧人,出外日子太多,头发长了,还劳烦仙长给剃剃。”

  这道长说:“无量天尊。今天也是机缘巧合,我老道给和尚剃头。三位不必客气。”

  剃头时,几人闲聊。

  传能问:“仙长是出家人,为什么不在道观修行,却到此处为人理发呢?”

  道长说:“开这家栉工店的,是我俗家的哥哥。我到这儿来看他,正好赶上他生病了,我就替他照应几天店。”

  传能问:“原来如此。但是你们道家都是挽发的,不像我们僧家是削发的。你怎么会剃头的技术呢?”

  道长说:“我的师傅最擅长理发剃头了,我的手艺是跟他学的。

  “我师傅是罗真人。当年武则天与薛敖曹私通,生了个驴头太子,性格最为暴虐,动辄杀人,给他剃头的栉工被他杀了不少。栉工们都不敢再去,罗真人就主动去为驴头太子剃头。老真人技法高超,驴头太子很满意。栉工们都觉得罗真人救了他们的命,奉他为祖师。

  “后来,我师傅还被唐玄宗请去为他理发,为皇帝整顿龙颜,玄宗赐了不少珠宝,罗真人都不受。”

  不多时,道长已经把传善、传能的头都剃好,铮明瓦亮的,甚是满意。

  道长开始给传亮剃头,这时蒙蒙楞楞走进来一个道童,这道童

  前面发掩映齐眉,后面发参差际颈,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赤脚穿鞋没有袜,手拿铜钱麻绳穿。明眸皓齿,飘飘尚未全脱尘埃;绿鬓朱颜,耿耿还有些许俗态。

  这道童兴高采烈地对道人说道:“师兄,妖精的下落我探听到了。”

  道长狠狠瞪了道童一眼,说:“出去化钱就化钱,说什么妖精不妖精的,没看到我正在忙着给这三位佛爷剃头吗?”

  道童“哦”了一声,又走了出去。

  不多时,传亮头也剃好,三人给了钱,向道长道谢,离开了栉工店。见那个道童就在不远处,看三人走了,这才进了栉工店。

  传善说:“这两个老道真奇怪。”

  传能说:“是啊。先不要管他,我们再转转吧。”

  三人又到了街上,正在闲逛,忽然传善的光头被人狠狠的扇了一下,有人笑着说:“灞波儿奔,你不是跟了李寡妇了吗?怎么又舍弃了美娇娘,又要当和尚了吗?”

  传善被打的抱头直叫,见背后站着个粗汉。

  传善说:“我与你又不相识,为何打我?”

  这粗汉名叫毛大。仔细看了看,慌忙赔礼道歉说:“这位高僧,我一时眼花,认错人了。不过你跟我那邻居长得太像了,他是个还俗的和尚,长得跟鱼精一样。我认错人了,求高僧原谅。”

  三人互相看了一看,觉得这人说的很像传真,就说:“这位大哥,不碍事的,只是你的手劲有点大。能否带我们去见见你那位邻居。”

  这毛大说:“当然可以,请随我来。”

  三人跟着毛大转了几个接口,到了一处破败的居民区。走到一户人家门前。

  毛大去敲门,说:“李大嫂在家吗?”

  门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女子,二十多岁的年纪,是个经常做粗活的样子,也有几分俊俏。

  紧接着,后面走出来一个男人,短头发,穿着一身俗家的衣服,正是传真。

  传真见到三人,惊问道:“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传善狠狠的说:“好你大胆的传真,不去江州送信,反而在此做了上门女婿。不怕主公的丧门剑把你杀了吗?”

  传能却笑嘻嘻地说:“师兄,我们终于找到你了,真是高兴。”边说边向传善使眼色,那意思是毛大还在,不要多说。

  传真忙把三人让到里屋,对三人述说经过:“我奉了主公的命令,去江州找柳氏兄弟,走到龙邱县城外,正见到李大嫂正在他丈夫坟前上吊。

  “她是个穷苦人,没了父母,嫁了个丈夫,也被贼人给杀了,觉得没有生路了,就到丈夫坟前上吊。出家人慈悲为怀,我岂能不救,谁知我不会救人,使劲拽她,把她拽的差点昏死过去。

  “好不容易把她救活,她被勒的身体虚弱,我就把她背回了家。谁知我又出了身汗,被风吹了,病倒在她家,又是她照顾我。相处时间长了,我感觉到女人的温情,就在这儿过起日子来了。”

  前回书中曾有交代,黄巢起义打劫王十万时,传真就是摸了王十万的小妾一把,他本来就是个贪色的和尚,只是色心旺,色胆小。

  传能说:“你不仅辜负了主公,更辜负了师傅!你忘了师傅的嘱托了吗?要我们激起主公的杀心。不然师傅和我们就要永坠阿鼻地狱。”

  传真恍然大悟,说:“师弟说的是,我这就去见主公。”

  传能说:“你现在去见主公,不怕他因你误了大事,砍掉你的脑袋吗?”

  四人急的不知如何是好。传能说:“我有一计,可以免去杀身之祸。”

  四人正在房中谈话,却不知毛大已经把此事告诉了官军,张潾正在赶来的路上。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牧龙子言:这回书叙述黄巢藏兵烂柯山和传能等四个和尚的故事。

  关于烂柯山,梁代任昉《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持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

  关于杜光庭,出生于850年,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是与黄巢同时代的人。杜光庭还写过《虬髯客传》,说明当时风尘三侠的事迹流传较广。